命運有時候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,讓人措手不及。張先生(化名)體會深刻,他在確診尿毒癥兩年后,又確診肺癌……
“醫生,我打算放棄治療,回家算了!”
51歲的張先生面容平靜,可是說出的卻是這樣一個讓人為之心碎的決定:“醫生,我打算放棄治療,回家算了!” 2月下旬的一天,張先生來到達州醫科腫瘤醫院,作為慢性腎病五期、尿毒癥患者,他這次就診的卻是腫瘤科。張先生患慢性腎病2年多,透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,每周都要前往醫院,身體日漸衰弱,無法再承擔繁重的工作。家庭的經濟來源幾乎中斷,長期的求醫問藥耗費了大部分的家財,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。 然而,2024年初,張先生開始出現咳嗽癥狀,痰中帶血。通過穿刺活檢,他被確診為左肺下葉小細胞癌。這個消息對于已經飽受腎病折磨的張先生來說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 張先生和家人輾轉多地多家醫院求醫,都被告知由于腎臟功能差、風險巨大而無法進行肺部手術,難道就這樣任由癌細胞在身體里瘋狂攻城略地?他們一家一度被逼入了絕境。沒有辦法,張先生一家又回到達州醫科腫瘤醫院,希望在這里找到活下去的辦法。 “還有得救,別放棄得太早!” 在達州醫科腫瘤醫院,張先生一家見到了院長廖震。廖院長看完所有的檢查資料后,說了句:“還有得救,別放棄得太早!”在經歷太多失望后,這句話讓張先生險些落淚。他連忙問道:“是要做化療嗎?我怕我撐不住。” 廖院長解釋道:“不是化療,你這種情況可以做放射治療,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射線通過體外照射的方式,直達病灶,殺滅腫瘤細胞的方法,是一種無創、無痛、損傷小的治療方式,而且相對于手術而言,費用也更低。” 聽到這里,張先生一家放下心來,入院開始接受放射治療。 “錢的事我們想辦法,你就安心治!” 原定共計25次放療計劃,在進行到20次的時候,張先生找到了廖院長,開口便問:“廖院長,能不能就做20次,少做5次沒關系吧?” 廖院長卻嚴肅地說:“要想殺死腫瘤,劑量一定要夠,少做幾次就會讓前面的治療白費。”隨即又詢問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難。張先生一臉為難地告知了實情:“家里實在沒錢了,同時透析和放療壓力太大了……” 聽完這話,廖院長安慰張先生:“錢的事我們想辦法,你就安心治。”隨后,廖院長與達州市紅十字會駐達州醫科腫瘤醫院的志愿者進行了溝通,為張先生申請了防瘤抗癌公益救助項目的基金救助。這筆救助金不僅緩解了張先生的經濟壓力,更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關愛。 如今,張先生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。回想起那段日子,他十分感慨:“我能平安活到現在不容易,非常感謝廖院長還有紅十字會對我的幫助。”